Language: 简体中文 English
会议动态

CCIF2018 | 张澍教授评说2017年心律失常研究十大进展

更新时间:2018/5/9 14:42:31

2017年度国际心律学界完成并发表的众多研究中,有10项研究最具影响力。阜外医院张澍教授希望与同道分享国际心律学领域最新成果的同时,使得这些新成果能吸引国内同仁积极开展心律失常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加快心律失常诊疗观念的更新。


 


1.无创立体定向放射消融治疗难治性室性心动过速
2017年12月,N Engl J Med发表文章报道了肿瘤治疗中的常用技术——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SBRT)在难治性室速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初步结果。该研究开创了无创性心脏电解剖标测指导下放射性消融的新时代,有望对使用传统技术无效的高危心律失常的治疗带来新希望。

2.传统起搏器及ICD行MRI检查相对安全
2017年2月,N Engl J Med发表了发表了1项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非MRI兼容的永久起搏器和ICD,按照正确的检查程序进行1.5T胸/非胸部MRI扫描是相对安全的。

3.远程心电监测提高心房颤动(房颤)检出率
2017年11月,Circulation发表的REHEARSE-AF试验证实了这一结论,但临床效果及成本效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心脏交感神经切除术可有效减少难治性室速事件和ICD放电
2017年6月,J Am Coll Cardiol发表了一项迄今最大样本量的研究证实双侧心脏交感神经切除术有望成为难治性室速的一种标准治疗方案。

5.光遗传学技术抑制心脏交感神经有望用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
2017年12月,J Am Coll Cardiol的研究显示,与传统方法相比,光遗传学技术可以无创、精准、双向调节神经元的活动,有望用于治疗交感神经高反应性室性心律失常。

6.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新技术——无导线左心室内膜起搏,用于CRT植入失败或无反应者
2017年5月,J Am Coll Cardiol刊发了一项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左心室内膜无导线心脏再同步治疗具备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未来可用于传统CRT植入失败或无反应的患者。

7.左心耳封堵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效果可媲美华法林
2017年11月,J Am Coll Cardiol在线发表文章证实Watchman左心耳封堵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的远期效果可媲美华法林,且在预防以出血性卒中为代表的出血事件上效果更为显著。

8.导管消融可改善持续性房颤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患者的预后
2017年10月,J Am Coll Cardiol 发表文章提示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持续性房颤患者通过导管消融恢复窦性心律能有效改善心功能,无心室纤维化的患者效果更显著。

9.达比加群酯联合P2Y12抑制剂双联抗栓对PCI后房颤患者更安全
2017年10月,N Engl J Med发表的研究表明,对于接受PCI的房颤患者,达比加群+一种P2Y12抑制剂的双联抗栓治疗较传统三联抗栓治疗出血事件更低更安全。

10.心室停搏转为室速/室颤时,抗心律失常药物或有益
2017年11月,Circulation发表了一项基于ALPS研究的后续分析,分析认为,胺碘酮或利多卡因组的预估生存率均高于安慰剂且没有增加不良反应或致残风险,对于由非除颤性心律转变为可除颤心律的OHCA患者或许可从抗心律失常药物中获益。

距离大会开幕还有
  • 小时
  • 分钟
重要时间

会议日期

2018年4月20-22日

网上注册截止日期

2018年04月01日

现场报到日期

2018年04月19日